面對創紀錄的1萬億中期借貸便利(MLF)的到期,央行進行了小額縮量等價續做,但強調本月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總量已高于MLF到期量。
11月15日,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,為對沖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,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,開展8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(MLF)操作和17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,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。
本月有10000億元MLF到期,規模創下歷史單月新高,央行11月小額縮量續做。此前央行在8月和9月的MLF操作中分別縮量了2000億元,在10月的操作中選擇了等額續做。
不過,央行在公告中解釋稱,11月以來已通過抵押補充貸款(PSL)、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3200億元,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總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。
同時,相比此前數個交易日的百億左右規模,央行今日1720億逆回購投放規模明顯大幅放量,旨在維持流動性充裕。
中標利率方面,被視為中期政策利率的MLF利率連續第三個月保持不變。央行曾在8月出手將MLF操作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同時分別下降10個基點。
此前,由于本月MLF到期量大,資金利率近期也出現明顯收斂,市場對是否需要降準討論不斷,有機構認為應降準置換MLF,同時起到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作用,也有機構認為,人民幣貶值壓力對降準造成了一定制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