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“學校”,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“老師”,家長的一言一行,將會直接影響到子女的道德品質、人生觀、世界觀等的形成。
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條件。家長要如何影響自己的孩子?不論是說話、做事在孩子面前都要做好表率,家長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直接教育。但是不少家長還沒真正認識到自己就是教育者。家長必須自己提高對家庭教育的認識,家長積極擔負起教育者的責任。
常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家長,他們往往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把一切都交給老師了,自己只要給孩子吃好、穿好、住好就行。至于教育,那是老師的事。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機,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。家長的道德修養,言行舉止都會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。
我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,父親因工作關系,常年在外地上班,媽媽在家不正確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,反而成天坐在麻將館中打麻將,不僅不給孩子適當的教育與輔導,孩子正常的休息時間也得不到保障。另外那些麻將人的一言一行也對孩子的心里產生了很壞的影響。一段時間,孩子不但成績下降,而且在日記中流露出對媽媽極度的反感,甚至有厭學的心理。后因該同學的班主任老師知道情況后,及時找到家長進行溝通,后家長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。她逐漸改掉了視賭如命的惡習,還經常帶孩子去書店,讓孩子感受到母愛的溫暖,孩子成績漸漸有了提高。在母愛的溫暖下,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活潑起來。雖然這個故事的結果是美滿的,但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中看出,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將會有多么的大。
我們經常會在新聞中看到這樣的報道,某某省市出現了弒母、弒父案。某某地區出現了孩子因為壓力過大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。從這些案例中,我們可以看出,孩子做出這樣的選擇,其責任不全在于孩子,做父母的同樣要回頭看看自己這一路的教育是否得當。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在孩子面前起到了正確引導作用。
做父母的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固然沒有錯,但是對孩子心靈的教育比孩子的成績更為重要?,F在中國所有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,看重的分數。從而沒有關系孩子內心到底在想什么,給孩子灌輸的理念就是考出高分數,將來考取公務員。當家長一味的追求孩子高分數的時候,就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教育。當你忽略了孩子內心世界,家長就不會了解孩子內心到底有多么堅強,也不會了解孩子內心有多么的脆弱。
在我身邊發生過這樣一則真實的案例,父母都是國家公職人員,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好。在高中三千多人的年級中,學習成績排列在年級100名左右,在班級前五徘徊。就因為在一次模擬考試中,成績下降了幾名,學校老師對學生進行了批評教育。同時老師也給家長進行了電話溝通,說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了。家長在接到老師的電話后,沒有去思考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什么下降,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問題,是否遇到了什么事情而影響了學習。而是直接對孩子進行了批評。當母親批評完了自己的孩子,也就不在關系孩子內心世界。在所有人認為一切正常的時候,孩子選擇了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。當孩子父母接到孩子去世的消息后,內心世界將是收到多么打的折磨。
從這個案例中,我們可以看出。要是孩子的母親在接到老師的電話后,不是一味的指責,以朋友的身份去與孩子進行溝通,了解到孩子的內心世界,那么也就不會發生這一悲劇。但是當悲劇發生后來后悔,這個時候已經晚了,因為時光不會倒流。
當孩子犯了錯誤和學習退步了,做父母的要將孩子當成朋友,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進行溝通。就算當父母的心中火氣再大,你想想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你的一位朋友,你跟朋友商談事情的時候你能發火嗎?當孩子學習退步了,你就這樣跟他溝通,“也許是因為我平時對你關心不夠的緣故吧,今后我一定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你。其實你是聰明的,只要你稍加努力,定會進步!” 當孩子犯了錯誤,我們不要只是批評他為什么會犯錯誤,家長要去思考,他為什么會犯錯,是否與我們平時的言行有關,是否與我們的家教有關。
總之,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,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。家庭教育更是培養健康健全少年兒童的必然途徑。做好家庭教育,培養孩子健康的心靈,從而達到孩子健康成長的目的!
關鍵詞: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一生